曾經是一個流行符號得象徵,怎知到了某一個時期,成了大家避之惟恐不及的標籤
村上春樹好像是很明顯的例子,不知道是PTT反指標、反主流的意識太強,還是大家真的如此看待
手拿一本村上春樹的作品,在公車上、在捷運上,甚至在咖啡店裡,假掰、假文青的字眼不知道在多少人心裡脫口而出
真有那麼糟糕嗎?不至於吧!喜好畢竟是取決於個人,這種強要加諸在村上書迷身上的批判,未免太沒事找事?
試想我也好久沒有看村上的作品了,早期的照單全收,到後來只鎖定遊記與短篇集,然後過一段時間,注意力就逐漸擺在其它作家上,最近好幾本作品都沒有看。
與村上春樹結緣,是我剛上高中的日子,體育班上課的日子很枯燥乏味,晨操消耗掉大半精力,心力很少能專注在課堂上,就連電腦課也不例外,老師講著早該會的電子郵件收發,百般無聊的我趁著老師沒用廣播畫面,上網隨意瀏覽打發時間。
那時大家仰賴的收尋引擎是沒被YAHOO合併的奇摩站,瀏覽著伍佰的相關網站後,又打了〈挪威的森林〉這五個關鍵字,結果跑出數筆跟伍佰無關的資料,那幾筆資料就是村上春樹的〈挪威的森林〉。
好奇之下點了進去,很多是讀後心得,有一種「靠北!在寫什麼東西啊?」的感覺,就像在看以前台灣拍一堆讓人看不懂的電影的感覺一樣,我想同名大概是巧合吧!
結果在另一個網站爬文時發現,伍佰的〈挪威的森林〉就是讀了村上春樹的同名小說後有感而發所寫的,跟著就引起我的幸去了,要不然村上春樹的名字,我之前只在天心的古道梅子綠茶廣告聽過這個名字而已。
後來我在圖書館發現這本小說,立刻借了出來,封面甚至不是時報藍小說版本。
體育班有很多課是不要睡覺、不要講話,要幹嘛老師不管你的課,我花沒幾天時間就讀完了,老實說,我還無法體會伍佰感受到什麼,寫出那熟被封為神曲的同名歌曲,由於當時也有接觸痞子蔡與藤井樹,村上描寫的感情觀我有點受不了,怎麼有種憧憬被潑了一盆冷水的感覺。
也許是一種伍佰魅力影響吧,沒多久我就去買了時報出版的〈挪威的森林〉,看到最後,隨便從哪一頁開始看都能很順利讀下去,常常在借來的漫畫看完後,就翻起這本書,我並沒想過要再買其他村上作品。
基本上,我頗討厭主角的性格,也很討厭出現在週遭那些角色的人,好像那個玲子姐正常一點,說實話,對她接受度高,是因為後頭她跟渡邊的發展,A片劇情看多,所以接受度高。
離開體育班後,時間一下多了不少,除了漫畫一本接一本買,村上的小說也一本接一本買入,然後出現很多人都出現的狀況,寫作文會開始有意無意地模仿村上的調調,一開始寫得頗爽,到後面好累,自己還是比較想有痞子蔡、藤井樹的風格。
其實直到出社會,體驗過許多在學校體會不到的形形色色、人生百態,再回頭看看〈挪威的森林〉裡頭的時代背景,逐漸懂得是怎麼一回事,我不敢說自己全然懂,但也了解,人與人之間不就那麼一回事....
一連串大量閱讀村上作品後,我開始比較偏好搭配安西水丸插畫的作品,由於自己也喜歡喝酒,那本〈如果我們語言是威士忌〉我相當喜歡,艾雷島變成我相當憧憬的地方,一直夢想能去造訪,誰會曉得我一直沒去成,還先去了連酒都不能賣的回教國家。
就是一種「可惡!想喝!」的概念存在。
不少人都表示,現在得心境與環境,實在無法再去看村上的作品,我想那也無可厚非,用來檢視自己,其實我沒想那麼多,只是現在我口味偏好東野圭吾,或者較為暴力血腥二宮敦人、金澤伸明甚至輕小說的〈0能者九条湊〉,但最近這些作家的作品都收集得差不多了,是時候去看一下村上在這段期間出了哪些作品吧...
留言列表